在广西南宁恭城瑶族自治县镇大街上,有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李玉珍,大家都亲切叫她“容伯娘”。她不但是镇上仅有的俩位100岁老人之一,還是镇上哪个最早照相馆的摄像师,从黑与白到五颜六色,从到数码科技,可以说她用自身的百岁人生,亲身经历并了中国拍摄的每个发展趋势环节。(来源于:中国日报网)
早前的李玉珍上过女中,归属于发展青年人。因此直到年近四旬追刚了解了老公蓉松庭,1956年俩人结婚后李玉珍刚开始追随老公学摄影。而老公触碰拍摄的時间比李玉珍更早,早前以前在广州市设立照相馆,1947年,日本国空袭广州市时,蓉松庭客死了桂林市在七星公园里再次给顾客拍攝相片。1944年,日本国刚开始空袭桂林市,他又返回了恭城,在原县对门的大街上再次设立照相馆。
1963年,李玉珍被下发至镇,在镇上的综合性店铺工作中。之后由于会拍照,李玉珍被调至供销合作社照相馆,拾起了拍照的技艺。装片――调整快门速度――剪片――配液――冲卷――变大,全部的程序流程李玉珍迄今都还牢记在心。家中收藏的红嘴鸥双反相机,很多人早已不容易应用,但老人入门依然娴熟。
因为那时候户籍制度的不健全,李玉珍直到接近60岁方可离休。闺女容词萍接到妈妈的接棒,再次在照相馆帮镇上的人拍照。后的1984年,容词萍借了200元设立了镇上唯一的“光艺照相馆”。镇上如今能找到的历史照片,基本上全是“容伯娘”李玉珍和闺女容词萍拍攝的。老人寻找的一张1974年拍攝的相片,其他历史照片被一次出现意外的房子塌陷摧毁了。
相馆内的照相机也从开始的红嘴鸥双反,升级到红嘴鸥135、尼康FM10、博仕数码科技、尼康数码科技等照相机。2001年前后左右,早已年近九旬的老人依然隔三差五地在相馆内帮助,一些老人来拍全家福或是证件照片还特定要“容伯娘”。邵逸夫儿女2012年,外孙子李代强回家了坐阵“光艺”。取代出来的一台博仕数码照相机就变成李玉珍的“小玩具”,她隔三差五用她依然犀利的眼神在家里的周边拍攝一些青山绿水,但她最爱拍的還是亲人。
现如今,家中依然在世的亲人就会有五人从业拍摄工作中,就连还不上三岁的曾孙女李佳馨也对拍摄造成了巨大的兴趣爱好,看见李佳馨举起照相机或是手机上帮她照相的模样,李玉珍高兴得呲牙咧嘴:后继有人了!